你的團隊需要一個直諫者~


作者:Mr.Ben

無論你是一人公司或是規模龐大的企業,我們都必須承認:人無聖賢,誰能無過!
重點就在於:
我們是否擁有『發現錯誤』的機制?
承認錯誤而『改善修正』的速度有多快?


『每個人都需要一面真誠的鏡子!』

這句話,從我剛踏入培訓產業時,就有一位講師前輩不斷提醒我這句話,同時也持續身體力行地為我做了最好示範!

當時在課堂中,我只是一位小助教,而這位講師在業界已經是非常資深的前輩了,可是這位前輩從來沒有架子,反而每次課程結束之後,都會把我拉到旁邊,詢問我對於今天課程的看法,專注傾聽並用筆紀錄下我的想法,甚至很認真的與我討論課程『還能不能再更好?』『跟上次課程相比,這次改善之後有沒有更好?』


前輩做的這件事情,對當時的我印象非常深刻,所以我還特別跟這位前輩請教,為何他已經是一位資深講師,還願意重視我這小小助教的意見?這位前輩當時就跟我說了這一段話,讓我在往後的職涯都受用無窮:

『每個人都需要一面真誠的鏡子!我們要珍惜跟感謝那些願意跟我們說真話的人,因為有這些人的反饋,才能讓我們不斷與時俱進、自我精進,不管別人回饋的意見有多讓我們難以接受,但是別人願意承擔可能得罪我們的風險來說這些話,這是很不容易的!先接受,再慢慢思考、求證跟消化,我們反而應該最害怕的是,當周遭都沒有人願意跟我們說真話,那也代表我們離失敗也不遠了!』

從此往後,在我職場工作跟自我創業的歷程中,我都會開始問自己:
『現在的我,是否擁有一面真誠的鏡子?讓我知道哪裡做得不錯?哪裡可以更好?』

在東方的職場文化裡,我們往往很難對他人敞開心胸接納或給予回饋,主要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:

1、把人跟事會混在一起思量
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意見,不代表我們對這個人有意見!『事與人』這兩者的確有關聯,但仍舊該一碼歸一碼,正所謂『對事不對人』,其實並不容易做到,尤其當別人對我們所作的事情有意見時,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,認為對方可能對我這個人有偏見!
這種情況其實也很常見,當人們要求我們做某件事情時,我們會把這個要求跟彼此關係混為一談,而很難真正說出心裡話,甚至很難對不合理的要求說『不』!以至於我們忘記了,拒絕這個要求並不等於拒絕這個人,同樣的道理,只要是人都會做錯事(只要不是做壞事),通常做錯事在往後都有修正的機會,其實無損這個人本身的價值,可惜的是,我們容易把事跟人混在一起考量,這可能會讓我們失去聽到真誠意見的機會

2、會把虛心求教當成是自我能力不足的象徵
當當一個領導者敢於聽真話,身邊聚集的多是人才;反之,則有可能是奴才。
從中國歷史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

用師者尊、用友者霸、用徒者亡

用師者尊:勇敢錄用比自己強的人才,成就偉業!
用友者霸:用跟自己水準相當的人才,會有一番成就!
用徒者亡:只敢用比自己弱的人,事業很難發展!

從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歷史來看,劉備、曹操與孫權,至少都能做到『用師者尊』,特別是劉備,非常懂得知人善任,帶兵打仗的事,交給比自己拿手的關羽跟張飛,出謀劃策的事,交給比自己厲害的諸葛亮,所以說,劉備能從一個編草鞋的人,到成為一國之君,除了他對自己非常了解之外,更重要的是,擅長虛心求教(三顧茅廬)與授權善任,即便劉備一生中帶兵打仗總是屢敗,但是他卻能有屢戰的本錢,原因為何?劉皇叔出了名的就是禮賢下士,因為劉備很清楚,要成就一番事業,必須一個集團的人共同努力,其核心領導人不必每一項的才能都比其他人強,而只在於他能夠知人善任即可,這就是劉備的核心優勢!

反觀初期勢力最大的袁紹,卻沒有這個智慧!
『我的官比你大,我的能力就比你強,智慧就比你高。』
依此邏輯,員工不應該超過老闆,假如員工看問題比老闆准,對事物的判斷比老闆準確,那就是員工的罪過。袁紹就完整詮釋了這樣的邏輯。他把這種『領導者就該比部下高明』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,假如部下比他還高明,輕一點的懷疑你有異心,重一點的就得去死。(例如田豐曾在官渡之戰時極力諫阻袁紹征伐曹操,而被袁紹下令監禁。官渡之戰戰敗,袁紹曾不聽田豐之言而羞愧,後遭到袁紹處決。

其實不只是袁紹有這樣的毛病,在現代很多組織機構,都不難找出『袁紹』,只是身為領導者,要隨時提醒自己,領導者的格局有多大,事業的版圖就有多大!能否排除自己的猜忌,讓自己成為一位『用師者尊』的領導者,就需要持續的自我修煉與調整了!

3、『我執』越深,越會急著想反駁跟表達主見
當他人意見與我們自己的想法相左時,我們是先選擇傾聽?還是先選擇解釋?
中國人造字很有趣,『聽』這個字,裡面說明了:
用耳是王道,十目專注觀,一心於當下

當我們先選擇傾聽的時候,雖然內心免不了還是有很多OS對話,可是倘若我們能先靜心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,有時候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,特別是對於創業者而言,直接面對目標用戶,專注傾聽他們的想法與需求,格外顯得重要,因為市場不是創業者自己說了算,而是由你的用戶來決定,在傾聽用戶需求的過程中,我們很容易發現自己之前的假設或許不符市場現狀,雖然會有些許挫敗感,但獲得正確有用的市場情報,更有利我們將商品改善得更好!
當我們先選擇傾聽而不是辯解時,即便對方的意見不如己意,但是如果我們能做到『先保留、再求證、後消化、勤改善』,我們一樣可以從這段對話裡面受益,可是如果選擇先辯解跟表達意見時,我們就失去聽到更多情報的機會,長久下來,願意跟我們說真話的人就越來越少了!

4、無法衡量彼此的信任基礎到哪,寧可不說或說謊來保護自己
人們並非天生喜愛隱瞞和撒謊,通常都是被環境所逼,因為我們擔心所隱瞞的事實被揭開後也許會傷害到別人,或者讓自己受到懲罰,尤其看到組織裡面說真話的人被打壓,迎合奉承的人被提拔,如果真有哪個「不怕死」的人說了真話,又正好領導者剛愎自用、聽不進逆耳忠言,被打入冷宮也只是剛好而已。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『不說』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

其實這種情況在職場是天天上演,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曾經被人『背後插刀』的經驗,所以我們學會如何更聰明地保護自己,這樣的作法本身其實沒有錯,但是對於一個組織來說,如果人人都想著明哲保身,整個組織敢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。不願昧著良心說假話的人或許選擇離開,要麼就是選擇沉默,長久下來,組織氛圍越來越差,離敗亡也不遙遠了!

5、誤把堅持跟固執混為一談
事業經營者需要有自己的堅持,這點是毋庸置疑的!但是堅持跟固執是兩種不同的表現!
對於未來目標與願景、經營理念與價值觀,事業經營者要有所堅持,但是對於達成的作法,則是需要保持動態彈性,因應市場變化,才能朝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!
堅持者,在意『如何完成目標』,以目標為重,不輕言放棄,能夠調整自己作法,選擇離目標最近的方法去執行!
固執者,在意『證明自己正確』,以自尊心為重,即便作法不當,礙於自尊與面子,還是會想方設法繼續下去,直到最後一分籌碼耗盡!

市場是動態的,需求是即時的,經營者需要的是一份堅持,而非自我滿足的固執。


可是倘若我們是一個事業團隊,當我們花越多時間在彼此猜忌與質疑時,彼此不願意成為真誠的鏡子,這個事業又該如何更有效率的成長呢?提供以下幾個具體可行的方法給各位:

鼓勵員工對同一件事情擁有不同切入觀點
尤其在會議中,鼓勵與會人員願意朝不同面向去思維,為團隊與組織找出更多的可能性!

容許組織裡面有唱反調的烏鴉
烏鴉必須是有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發言,理性而非情緒性的態度,是為了組織好而勇於提出不同觀點,而非滿足自我的表現欲,這樣的人是刻意培養出來的。在組織裡面,領導者要允許在決策前有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聲音,並且經常鼓勵這樣做。

在會議中,領導者盡量不要第一個發言
身為領導者,你必須很清楚的認知,你的一言一行對團隊很深的影響,如果你在某個議題率先表態自己的看法,反而容易限制團隊的想法。

會議中,要讓大家都開口發言、對決議有承諾
領導者引導所有成員都要說出所有可行的想法與觀點,並且在每次會議的最後15分鐘,領導者要問所有與會者:今天我們决定了什麽?然後,在白板上寫下團隊在會議中做出的每一個决定,讓大家認真考慮每個决定,確定這就是我們當時同意的內容。如果不確定,重新討論直到會議中每個人都清晰地瞭解了决定的內容。

即便我現在成為講師,在課後只要有機會,我都還是會詢問隨課人員與學員:『還能不能再更好?』
提醒自己,要擁有一面真誠的鏡子,好讓自己持續精進。

【更多學習】 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

小企行銷FB社團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NSBMarketing.classmate/


心啟點 職涯X夢想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spcareer/


技術提供:Blogger.